
在我的群里或者粉丝留言里,经常会收到这样的询问:“日本有医闹吗?”
Rico在日本工作了十几年,也跳槽换了四五个医院,从来没有遇到过中国人眼里的那种医闹。
结论:日本几乎没有医闹
那日本的病人为什么没有医闹呢?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必要,真的没有必要!
在我们中国,医闹的原因有哪些?
- 医生负荷太大,服务态度差
- 有限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公平
- 医药不分家
- 看病太贵,患者经济压力太大
- 病人以及家属的医学知识不够
- 看病流程的差异
- 其他……
接下来我们再把这些原因拿来跟日本做个对比:
1,医生负荷太大,服务态度差
在中国,医生每天要看的病人太多了,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去和颜悦色地给病人进行病情的解释和说明。这样就导致病人和家属对病情不够了解,对医生给出的现有的治疗会一知半解。治好了呢皆大欢喜,没有治好的话就是我们医护不够尽心,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根本原因很简单:
我没有看到!
而我们的医生要看那么多病人,我们的护士要打那么多的吊水,要护理那么多的病人,根本就分身乏术,做不到让病人去看到。矛盾由此产生。
那在日本会是什么样子呢?
医生每次对病人做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治疗,或者做一个手术,都会对病人和病人家属做特别详细的说明和风险评估。当然谈话也会是一对一,就是医生和护士在这个时间段里对应你这个病人和家属,旁边不可能有别的病人,在这个时间里你可以问任何的问题,直到你完全弄懂自己的情况。
一般这个病情说明会持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住院病人和家属可以随时约医生进行病情说明,这是病人和家属的权利,也是我们医护的职责。
另外,门诊的话也会是在专门的诊疗室里,一对一,旁边也不可能有别的病人。医生和护士都很和蔼可亲,病人和家属对医护也非常的尊敬。诊疗完了一般都会对医生低头鞠躬感谢,然后再开门出去。
2,有限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公平
中国人口很多,相对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特别不公平。
只要生病,不管大病小病,你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关系,而且已经到了条件反射的程度。
但是该死的问题是找关系它真的奏效,可以让你不用排队,可以让你去找你想找的专家,没床位加床也会把你塞进去……只要,你关系够硬!
这样就会导致一个很致命也很悲哀的现实问题—不公平!
那么在日本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日本,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各种私人诊所,而且都是名医,或者有经验的医生。去大医院里看病的话一般需要5000日元左右的初诊费,而且大医院的话人很多,等待时间比较长。
但是,如果你有其他医生,比如某个诊所医生的介绍信的话,那你就不需要交这五千日元。
也就是说,日本所有的政策都在鼓励大家去身边的小诊所,把大医院里的有限的医疗设备等等资源用到最最需要它的病人身上。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分流作用,大医院不至于人满为患,病人也不会无法就医。
但是小诊所毕竟医疗设备有限,所以诊所医生觉得你需要更进一步地去治疗的话就会写一封信,把你的情况全部写在介绍信里,包括做的检查的结果,你拿着去大医院就诊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我老公在日本拔了三个智齿,在一个小牙科诊所里。当时拍完片的时候他的牙医告诉他其中一个是横着长的,需要切开才能拔得出来,就属于一个小手术的感觉了,所以要去大一点的口腔中心去拔这颗智齿。他的医生也说会给他写介绍信。
可是后来过了很久,另外两颗智齿都拔完而且别的虫牙也治疗完的时候,那颗智齿导致周围牙龈发炎了。然后我老公就很痛苦,就说能不能在这里给拔了,他实在不想排队去口腔中心。
接着他的医生就叫来了另外两个男的牙医给他按着头,把那颗智齿给拔了出来。
3,医药不分家,以药养医
在中国,以药养医的现象特别普遍,这是一种畸形的制度。会把医生逼到不仁不义的境地,对于患者来说也会对医生失去信任,并且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就容易把矛头全部指向医生和护士。
也就是说,其实是体制的问题,但是病人想不到那么多也想不到那么远,只会看到直接面对他的医生和护士。所以一遇到什么不满,就会全部发泄在他面前的医护身上。
但是根本矛盾根本问题不解决的话,我们医护永远也摆脱不了去挡枪的命运。
在日本,医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家。
我们先看小诊所,大多数小诊所里只有医生和护士,开了药方病人可以去街头上任何一家药店里拿药,而且药价全国统一。这样的话药店为了招揽生意就会对病人特别的亲切,药品的说明以及注意事项药剂师会给你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小诊所里一般没有药剂师,因为全国药价已经规定好了你也不可能在价钱上做手脚,而且还得雇个药剂师,你在药上挣的那点钱还不够开药剂师的工资呢,何苦呢对吧?
另外,病人到了大医院的话就属于需要治疗的那种了,当然免不了会开很多药和点滴。但是医生也只负责专心看病就可以了,根本不会想着去药品上挣什么回扣,为什么呢?因为日本医生的工资高的要死,平均年收有1500多万,好的医院或者个人诊所的医生年收两三千万根本不再话下。所以,医生没有必要去过度开药,过度医疗。
4,看病太贵,患者经济压力太大
在中国,尤其是到了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也趋于稳定,也贷款买了车子房子。咋一看还挺光鲜亮丽的,但是一旦你自己或者家人生一场大病的话,这种光鲜亮丽就像肥皂泡泡一般不堪一击。
在中国,有一种病不起的感觉,尤其是那种大病,在ICU住几天就明白了,简直就是烧钱,特别的无奈。
但是在日本,生病的话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全民医保(69岁之前的话看病的话只需要交30%,70到74岁的话20%,75岁以上的话交10%);也有各种难病的医疗补助(比如帕金森,重症肌无力,脊髓小脑变性症);如果你得了什么病交不起钱的话,或者超出你的收入很多的话你可以申请高额疗养费制度。
也就是说在日本,你不会存在看不起病的状况。
5,病人以及家属的医学知识不够
在中国,大家对疾病的预防特别的不重视。比如随时随地抽烟,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熬夜,更要命的是还不定时做体检。总觉得生命在于天,平时不是很注意自己的身体。
等到身体出状况就已经晚了,患者自己和家属都不能接受生病这个事实,而这个时候往往会赔上成倍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而这些东西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让他们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我们医护身上。
如果治好了会觉得你是应该的,治不好就是你没有尽心。
在日本的话,企业会强制你每半年体检一次,很多癌症都是在体检的时候被发现的。另外,因为在日本看病成本很低—就是我上文说的全民医保,小诊所到处都是,真正地做到了早期介入早期治疗。
那在疾病的早期就去治疗的话,病人要面对的压力就小很多,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搜集关于自身疾病的医学知识,进而慢慢接受自己生病了的事实,然后更好的配合医生。
6,看病流程的差异
在中国,看病的话真的好累啊!
我7,8年前带我爸妈去体检,一个上午简直把我搞死了,很多时候要先交费才能进行下一项。而且医院那么大,各个部门在哪里也没有人引导,到处找。
检查结果的单子也要自己去拿,最后说明病情的时候旁边一堆人围观,完全没有隐私可言。医生写的字也不认得,医生和护士的态度吧,哎,也……
不知道现在也没有改善一点。
在日本的话我们护士会做好引导,而且会很清楚的告诉你接下来要做什么,当然,检查的单子也不需要你自己去拿。就是整个下来会比较的舒服,不会让人觉得一团乱麻。
在日本,Rico经历过的医闹
我这里列举几个医闹的事情吧,或许在大家看来不叫医闹吧。
第一个事情呢是我新人第一年的时候,当时有一个暴力团体的头头来住院,住的是单间,天天好几个小罗罗跟在他后面。本来呢他这样的身份在医院里就不受待见,结果他的那些小跟班经常在病房门口啊,走廊里啊,电梯门口站着,被我们护士讲了很多次。
而且那个病人特别的高冷,长得也很凶,也不怎么愿意讲话。反正我当时是特别害怕带他,总是草草地测个生命体征就溜出来了,连正眼也不敢看他。但是其实他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就是赖着不出院,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的,各种赖。给我感觉是他应该遇到了什么事情然后躲到医院里了的感觉。
结果有一天他在病房里抽烟被我们发现了,当即医院就以这个为由强制他出院了。
还有一件事情是我现在的一个医院,这是我唯一一次在日本碰上的那种大喊大叫的闹事的家属。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科室来了一位90岁的老太太,好像有很多钱,但是她没有结婚没有小孩。这些年身边的事情都是她的弟弟和弟媳,以及她弟弟的孩子们管理的,当然包括房子和钱。
听那个病人说,一直都是她在养着她的弟弟一家,而且她现在也90岁了很多事情也无所谓了就不太在意。来我们科室两个月后有一天她弟弟过来了,想带她去银行办理一个什么业务,结果发现她现在的状态是一步路也走不了,连站起来都很费劲。
结果他弟弟就跑到护士站破口大骂,说我们医生啊,护士啊,康复师啊不作为,说她姐姐在之前那个医院康复训练的时候明明可以走20米的,现在为什么连站起来都费力呢?各种巴拉巴拉,各种不满。
但是其实她姐姐来我们医院后得了肺炎,刚刚有起色,而且90岁的人了,状况也只会越来越差啊。
但是他完全不听我们解释,他姐姐也就是那个病人就一个劲的在那里说:“你别吵了,你也不看看我的年纪,我现在能够正常吃饭能够坐着就已经很好了!”
但是他大喊大叫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很担心和害怕,日本人欺软怕硬的根本不敢出手。
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他不是在关心他姐姐,而是比较在意他姐姐的钱……
还有一次,有一个平时不怎么样的护士给刚刚入院的一个卧床病人换尿布的时候把那个病人的睡衣给扯破了。后来病人家属发现了就问起了这个事情,结果正好是她对应的。那个护士也真是没有脑子,她来了一句:这种事情不是很正常的吗?
然后那个家属就一下子火了,就把我们护士长找去了,抱怨了很多很多。其实那个家属不是真的在意这件睡衣,而是觉得这个医院他不满意。因为我当时的医院是一个小医院,也比较的旧,而那个病人是脑出血做完手术没有多久。他们之前的那个医院服务可能比我们这边好很多,所以她就不想在这里呆下去了,想转院。
但是总的找个理由啊,不然病人的经纪人肯定不愿意啊对吧。
然后他就抓住这个事情,第二天就转院了。
这三件事情是我经历过的比较有印象的医患之间的摩擦了。当然日本病人和医护之间也会出现各种不调和,各种矛盾,但是都不会像中国那样的大喊大叫甚至暴力伤医。如果对这个医院不满意的话,病人一般都会选择出院去别的地方,他完全没有必要去闹事。
而且医院很重视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不满,一般上级会迅速的做出对应,耐心倾听耐心解释,不会放置问题让他变得越来越大。
如果护士做错了事情,护士要承担什么后果
其实大家问我医闹,不外乎就是想知道,如果出了医疗事故,我们医护要承担什么后果对不对?
如果打起官司来,出了重大的医疗事故的话,在法律上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这个在哪个国家都一样。但是在日本呢,医疗官司真的很少,其实打官司是一个费时费力还费名声的事情,也是大多数人最后的无奈的选择,或者说投诉无果的选择,而日本人特别怕麻烦,往往在走这条路之前,相互之间就把矛盾解决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后果都是医院也就是企业去承担,我们医疗人员不会承担什么后果。
比如我现在在的康复训练科室,康复师经常在训练的时候没有看好病人,然后病人哗啦一下摔了就骨折了。然后紧急转院去别的大医院做手术,然后做完手术两周后就又回来了。病人和病人家属并不会来找我们麻烦。
另外,在日本老年痴呆的高龄病人特别多,这样就导致他们经常摔倒,一摔倒就各种外伤,骨折也很多。但是只要我们护士正常对应,病人和家属也不会找我们麻烦。
就算找麻烦,那也是医院去对应,比如护理部部长,院长,我们医生和护士是不需要去对应这样的事情的,只需要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在日本做护士,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这里想给大家提个醒,日本是医闹几乎不存在,医疗官司也很少,但是如果被你碰上了呢?
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太掉以轻心,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其实你现在做的很多事情比如:给病人打点滴之前,给病人吃药,打胰岛素之前都是要两个护士确认过后才能去执行。更繁琐一点的处置比如输血吧,先是要跟检查室的技师一起确认,然后是跟医生确认,再然后是两个护士确认过后才能执行,而且还得签名。医生写的记录,我们平时写的护理记录也都一个道理。
当然做这些也是为了防止出错,但这样的行为未尝不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所以遇到事情,不要总是一个人往前冲,要时刻请教前辈。很多事情你多问一嘴一旦发生了问题那个责任就不用你一个人去承担。切记切记!
最后
希望大家永远不要遇到医闹❤